top of page



勞工免費心理諮商
-
申請資格:
15歲以上,只要有投保勞保、災保或工會納保對象,都可申請。
-
補助時間與次數:
114年4月至12月,每人最多6次免費諮商/年。
註:
1. 完全保密,不會通報所屬公司,請安心申請。
2. 第一次諮商有勞保身份,後續離職仍可繼續諮商。

每月推薦詩集
《潔癖》/ 林夢媧
〈喜新厭舊〉擷取
撿回過去的事物
我一向不喜歡這種事情
就像不喜歡悲傷
可是又能怎麼樣呢
悲傷是自然的
自然是令人嚮往的
而我的不喜歡就在這裡面
清淡地消解了
我不喜歡
Una MattinaLudovico Einaudi
00:00 / 04:33
即將到來的活動
- 2025年7月06日 上午9:30 – 下午4:30聽聽心裡詩心理治療所 樓上, 500台湾彰化縣彰化市進德路79號5 樓創傷之所以難纏,是因為它常常奪走我們對世界的信任,也讓我們與自己漸行漸遠。它像一場漫長的大霧,模糊方向、沾濕身心,讓世界只剩寒冷與孤獨。 但在霧中,我們不必獨自摸索。即使無法改變過去的經歷,只要我們學會如何回應創傷,練習溫柔地對待自己的受傷、恐懼與憤怒,我們便有機會,一步步走向復原,走向那場雨後的天晴。 這場一日工作坊,可以好好地探索,將從理解開始,陪你認識創傷的樣貌與影響,探索復元的可能與策略。我們將透過知識講解、經驗性活動與小組分享,邀請你與我們一起梳理傷口,也找尋療癒。
- 8月09日 週六
- 8月17日 週日


《完美陌生人》舞台劇心理分析:手機、祕密與親密關係的角力
「如果今晚,你的手機必須放上餐桌,訊息與來電都公開給在場每一個人,你願意嗎?」
這是 躍演 VMTheatre Company 《完美陌生人》,這場遊戲的開始,看似只是個遊戲,卻是對人際關係最直接、也最殘酷的試煉。
一群好友,一隻手機,幾個無法預測的通知聲響,每一聲,心跳加速卻要假裝不在意,一層層揭開的不只是角色的祕密,更是我們對愛、忠誠、親密與界線的種種幻想與矛盾。
跟大家分享一些我對這部劇的想法。
📲 秘密屬於個人嗎? 為什麼需要秘密?🤫
既然都已經是「秘密」了,為何還有說與不說的拉鋸?
我想 沒有關係就沒有秘密吧!怎麼說呢?
劇中的每個人,秘密都與他人有關,我們心裡的秘密,好像很少是純粹的「自我對自己」的東西,而是關於:
我想隱瞞誰?
我為什麼要隱瞞?
我擔心誰知道?
我想透露給誰?
好像秘密是一種社會交換行為,它的價值與重量來自「秘密」,即沒說出來給誰聽。也可以看到,當我們選擇保留秘密,是在保護某種脆弱、維持某種平衡,像是建立一種心理邊界感或是安全感。而當我們主動揭露秘密,則是在測試信任、建立連結
-
6月2日讀畢需時 3 分鐘


別只會禁手機!從家庭連結與情緒支持,理解孩子網路成癮的背後
隨著越來越多國家實施校園禁用手機或3C裝置,全世界約有六分之一的國家實行中。
近期教育部也宣布將於9月,高中、國中小實施「#校園禁手機」政策。這項政策試圖回應家長、教師多年來對孩子手機使用過度的擔憂,雖然也有很多人反對這樣的政策或認為需要更完善配套。
想問一個問題:如果我們只是把手機收走了,孩子的情緒(憂鬱、焦慮)、社交障礙,會跟著消失嗎?
👉用簡單兩句話表答這篇文章所想分享的:
手機不是問題的起點,是結果。
我們要改變的不只是成癮行為,而是背後的問題。
-
6月2日讀畢需時 4 分鐘


認識憂鬱症的症狀、成因與陪伴之道
憂鬱症,不只是「不知足」
曾聽過有人說:「憂鬱症是因為不知足。」
事實上,憂鬱症遠比表面上的情緒問題更為複雜。今天,讓我們一起重新認識憂鬱症,並推動精神疾病去標籤化。
可怕的不是疾病本身,而是人們對疾病的偏見與誤解,這些恐懼與集體潛意識,才是傷害更深的原因。
-
4月9日讀畢需時 3 分鐘


半首詩
情人節,寫一首情詩。
「這半首詩
是你伴著我
寫完這首詩」
-
3月21日讀畢需時 1 分鐘
bottom of page